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长沙市太阳人市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市场研究 市场调查 管理咨询

网站公告
长沙太阳人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是湖南省最具规模及实力的市场研究机构。太阳人立足湖南,辐射周边,在市场调研、终端行销等营销模式上,有丰富的运作经验以及深厚的市场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整合调研。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郭谨
  • 电话:0731-84896935
  • 邮件:cssm@hncssm.com
  • 手机:0731-84896935
  • 传真:0731-84422221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2015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及工作思路比较
新闻中心
2015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及工作思路比较
发布时间:2015-11-08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2015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及工作思路比较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为分析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本文根据今年中部各省会城市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情况,着重对新常态下中部省会城市2014年发展情况和2015年的工作思路进行梳理和比对,以求从中得到启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长沙经济在新常态下走在中部省会城市前列。
一、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基础、发展目标及主要工作思路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困难和挑战,中部各省会城市积极应对,经济均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增长格局,中部六省会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34.3亿元,占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6%;六省会城市平均增长速度为8.8%,高于中部六省平均增速0.15个百分点。2015年,各省会城市在总结2014年应对经济新常态成功经验的同时,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武汉市:
——经济基础。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69.48亿元,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7002.85亿元,增长16.7%;公共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1.02亿元,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53.35亿元,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9.32亿元,增长1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270元、16160元,增长9.9%12.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5%,比上年末下降0.3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9。
——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工作思路。积极把握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支点之点”,突出运用改革方法释放发展潜力,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突出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突出完善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江城,突出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措施。坚持工业强基、两业并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改革引领、开放先导,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方位、全体系、全区域、全领域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建管并重、品质为先,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坚持统筹城乡、四化同步,加快推进新城区“独立成市”;坚持为民惠民、共建共享,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福祉;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郑州市:
——经济基础。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82.98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94亿元,增长1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3.9亿元,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5259.65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3.61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5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0元,增长10.4%。
——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大体持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降碳完成省下达目标。
——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为总要求,抢抓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三大主体”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和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措施。突出抓好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双驱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改善五大重点任务。坚持先行先试,着力实现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大突破;坚持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着力构建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坚持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美丽郑州;坚持为民惠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深化提升网格化管理,着力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
南昌市:
——经济基础。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7.96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0.6亿元,增长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4.25亿元,增长18.6%;完成财政总收入638.3亿元,增长16.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2.2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21亿元,增长12.5%;海关出口总额84.17亿美元,增长15.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3.2亿美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1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14元,增长11%;万元GDP能耗下降2.5%;城镇就业率达到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
——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2.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实际利用内资增长8%;海关出口总额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计划任务。
——工作思路。以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为保障,以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为总抓手,坚定信心,增强定力,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为全省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小康”的目标作贡献。
——主要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开创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以改革创新增“红利”强动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新理念,促进城市品位提升,遵循“旧城复兴”理念,完善城市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强健城市筋骨,加快公共服务配套,优化城市功能,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市场,加强城市管理;主动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新常态,全面构筑发展环境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打造文明包容的人文环境,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主动适应民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全面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服务均等,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
合肥市:
——经济基础。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8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2.6亿元、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6.6亿元、增长12.3%;财政总收入880.7亿元、增长14.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0.3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6.8亿元、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8元、增长9.4%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7元、增长12.2%;城镇登记失业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控目标。
——发展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9.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7.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省控目标。
——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强基、稳中创优,强化改革攻坚,强化开放集聚,强化创新驱动,强化民生保障,解放思想,防骄破满,拉高标杆,跨越赶超,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经济指标稳固“进十强”,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开创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局面。
——主要措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实施改革攻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开放平台建设,推进对外合作发展,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强重大规划编制,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设美好乡村;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水环境治理,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大力保障改善民生,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太原市:
——经济基础。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1.09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1746.09亿元,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1.13亿元,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85亿元,增长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8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6元,增长10.4%。
——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PM2.5年均浓度值下降4%。
——工作思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范,保障改善民生,围绕“六个表率”要求,着力抓好“五个一批”,全力推进“六大发展”,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好未来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措施。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二、2015年长沙与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目标比较
对比中部各省会城市2015年经济发展目标(见附表1、表2),长沙经济发展目标呈现以下特点: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居第三。2014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增长最快。2015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发展目标为9.5%,低于南昌和武汉0.5个百分点排第三。与上年增速比,增长目标比上年提高的有武汉、南昌和太原,分别提高0.3、0.2和3.7个百分点,长沙、郑州、合肥增长目标比上年分别下降1.0、0.5和0.5个百分点。
 
分享按钮